4月19日,在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期间,由第17届贵州省茶产业博览会执委会主办,湄潭县文化旅游局、贵州两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汉酱·非遗探中华(茶叶季)启动仪式暨中国茶海音乐会”品牌推广活动在遵义湄潭举行,领导嘉宾、茶业界、文旅界等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相约湄潭,共襄盛举、共谋发展,共同助推茶、酒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世仲出席活动并致辞,湄潭县委副书记侯廷胤,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绍杰出席。
湄潭,中国茶业百强县之首,千年茶史文化瑰宝。自唐代起,茶香远播,茶马古道驼铃回响,湄潭茶以清雅醇厚书写传奇。赤水河畔汉酱酒承袭茅台酿造技艺,展现“酱香优雅、回味悠长”的东方神韵。两者作为黔北明珠:一盏茶沉淀山水灵秀,一杯酒激荡赤水豪情,共同诠释“天人共酿”的智慧。
2024年,茅台创新打造“汉酱·非遗探中华”文化品牌IP,以“瓷器”为媒,在中国各著名瓷器之乡,开启一段段“酒与瓷”的奇缘佳话。今天,茅台继续深化“汉酱·非遗探中华”品牌活动内涵,从“中国茶海”湄潭出发,一起探寻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共鸣,探索“酒”与“茶”相融共生的美好生活哲学。
刘世仲致辞
刘世仲在致辞中分享了“酒”与“茶”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的魅力。
——偕美非遗,共享文化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是历史馈赠的礼物。中国是茶的故乡,而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自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起,这里便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源头。湄潭翠芽,作为贵州茶叶的重要代表,色翠香郁,味甘形美,是自然的馈赠,是非遗茶文化的重要表达,今天与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茅台酒酿制技艺首次偕美相逢,预示着茅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非遗文化的道路上,注定是一场相互吸引,同“贵”同心的融合之旅。
——偕力传承,共赏匠心韵律。湄潭茶艺人秉承“采天地灵气,焙人间至味”的执着,从采摘到炒制,发酵到冲泡,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成就湄潭翠芽的色香味俱美的极致追求。汉酱酒是继茅台1935之后的又一款战略性产品,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共酿的传统酿造工艺,生产工艺与茅台酒一脉相承,酿造工法同宗同源,历经制曲、制酒、贮存、勾调、检验、包装六大环节,30道工序、165个工艺,历时3年方出成品,两者同为匠人、匠心、匠力造就的经典之作。
——礼敬时代,共创美好生活。中国酒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在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中同脉同源,交相辉映,是无数品茶饮酒人精神寄托、哲理绽放、情感抒发的重要媒介。茶宁静、淡泊、隐幽;酒热烈、豪放、进取,一阴一阳,一弛一张,逐渐成为生活哲学、人生哲学。今天,茅台与湄潭以茶结缘、以酒会友,开启一段段“酒罢去烹茶,酒渴也思茶,酒去茶又来”的美好生活诗意,品味阴平阳秘、动静结合的哲学意思。
活动现场,茶文化和酒文化相得益彰。茶文化展示区,以“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黔山贵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精湛的制茶工艺,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参观。酒文化展示区,以“茅台匠心 汉酱传承”为主题,集中展示了茅台匠心、汉酱产品及其发展历程,让嘉宾们沉浸式体验茶与酒的融合之美。
随后,汉酱·非遗探中华(茶叶季)暨中国茶海音乐会活动正式启动,现场不仅能欣赏茶艺、长嘴壶表演以及小提琴和萨克斯演奏,还能体验乐队、街舞和合唱等节目的精彩表演。其中,重磅音乐会以一场绚丽的灯光秀拉开序幕,《睡不着的夏天》《贵州辣闯天下》《忘情水》《跨越山海来相见》《醒不来的梦》《光辉岁月》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精彩演绎,让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享受着每一个音符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本届茶博会以“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新茶饮 新生活新赛道”为主题,共有“1+2”项主体活动,“1”即开幕式,“2”即两项系列活动,其中,“中国茶城——永不落幕的茶博会”系列活动主要围绕产销对接和产品推广,充分融合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着力为企业搭建展销推介的平台;“中国茶海——十二时辰”系列活动则通过茶文旅结合的方式展示茶风光、茶生态,带动茶消费、茶体验。
以酒当歌,以茶为引,以乐为伴,此次品牌推广活动的举办,正是茶、酒文化与艺术之美交融的生动体现,接下来,茅台还将在全国各地,与红、绿、青、黄、白等不同品类的茶,以及春、夏、秋、冬等不同时节的茶,开启一场场知音之约,持续创新酒、茶、旅融合新发展。
来源:茅台融媒体中心
文/图: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