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规避外部技术制裁和风险。早在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启动,标志着我国走上自主创新之路。随后30余年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核心部分,如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一直被国外所垄断,导致信息技术发展面临“卡脖子”的困境。如2008年微软的黑屏事件、2018—2019年中兴和华为芯片断供事件、2020年微软Windows 7停服事件等。看向自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底层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是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前,无论是社会运转,还是经济发展,都愈发依赖信息技术。随着我国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信息技术的独立自主、安全可控,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显得愈发必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18年,我国将信创纳入国家战略,提出了“2+8”发展体系,随后扩展至更多行业,演变为“2+8+N”的信创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信创产业开始全面推广,进入发展黄金期。《2022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和选型评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达到9220.2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其中,党政信创作为第一步,目前已基本完成省市级单位电子公文系统的国产化替换。未来会进一步下沉至县级、乡镇级党政单位的电子公文系统。第二步的八大行业中,金融行业目前进展最快,当前进行第三期信创试点,头部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基本已完成了OA系统的国产替换,少数已实现了单轨运行,逐步向非核心业务系统(ERP、CRM等)的国产替换演进。电信信创,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基本实现了底层服务器、整机等硬件的国产替换,并在各地纷纷建立了相关信创实验室,启动软件迁移适配工作;教育、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信创,尚处发展初期,但一些头部企业和机构已开始进行国产化IT设施替换试点。目前的信创市场“技术+政策”的双驱动型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软硬件厂商投入研发力量,重点布局基础软硬件、信息安全、企业应用等领域,信创产品在功能、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技术层面,产业链中上游仍被海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技术和生态水平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市场生态尚不成熟,产品兼容性、可拓展性较差。未来,信创行业应重点发展生态,借助人工智能,加快适配工作,通过“可用、好用、易用”三部曲,在使用中打磨产品。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信创的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产业红利预计将会持续到2027年前后,未来五年将是“大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信创产业将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规模也将不断扩大,信创市场将释放更大的活力。而在2027年之后,信创行业将迎来“2+8+N”中“N”,即全行业消费市场的真正考验,技术或将成为最大的驱动因素。信创行业有机会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自己的愿景,找到自己的使命。而正如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说:“使命感是我们创造外在世界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