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活动的核心程序,风险控制已经深入到金融行业业务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过去传统的风控模式逐渐不能支撑现在各行业、机构的业务扩展,而智能风控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金融活动的风险发生概率,目前也在银行、保险、证券三类金融领域实现了全覆盖。在整个智能风控产业链中,上游产业链以数据资源提供商、配套设施资源供应商为主,中游以智能风控产品供应商、智能风控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风控综合服务商为主,下游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信贷领域和保险领域。我国智能风控产业链受地域、资源以及城市信贷消费程度影响,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发达地区,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智能风控行业有望持续扩容,2023年中国智能风控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0.8亿元。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政策的指引在逐渐加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2021)》强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首先要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企业逐渐与金融业务相融合,从助贷、助存等前端业务的合作逐渐向风控、数据、管理等中后端业务合作迁移。将微弱经济体通过互联网平台产生的信贷数据纳入征信,能够有效解决“征信白户”问题,提升传统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信贷全流程化监管是智能风控行业的发展重点,这也是普惠金融能够全面落实的方向之一,持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凭借智能风控带给普惠金融的助力可以真正让每个人或每个企业获得普惠金融的红利。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技术在银行领域的信贷风险防控方面创造的价值较大,采纳程度也比较高,赋能后产生了全新的智能风控应用场景。例如网商银行发布的“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是业内首次探索人机互动信贷技术,也是网商银行继服务于农村金融的“大山雀系统”、服务于供应链金融的“大雁系统”后,又一个新的风控系统技术的创新实践。网商银行首席技术官高嵩表示,“从数字化信贷发展至今,就信贷而言,困扰小微企业的已不再仅局限于‘有没有’,而是‘够不够’的问题,而百灵智能风控系统的定位就是通过智能风控手段帮助他们实现信贷‘提额’。”风控的意义在于企业可以有效地对各种经营风险进行管理,而智能风控是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综合运用到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环节的一种精益风险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智能风控以大数据为核心形成相关知识图谱,让金融行业的风控模式从过去的监管驱动模式转变为降低风控管理成本、提高客户体验、对冲未知风险的效益驱动模式。例如中国人寿财险的反欺诈风险识别模型,根据中国信通院调查数据显示,该智能风控系统自2020年7月以来共识别出欺诈案件4400余件,共挽回欺诈金额2亿元,有效提高了理赔风险控制能力。在DataFunSummit 2022智能风控技术峰会上,度小满首席架构师李丰主持该论坛并发表了名为《金融风控系统的演进与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下一代风控系统关键词将会是“数智化”风险决策大脑。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智能风控能够解决传统风控存在的数据获取维度窄、数据孤岛化、精准度低等痛点,满足金融企业全新的风险管理需求。未来,随着风控系统走向“数智一体化”,风控模型的精准度和人群覆盖度以及风险管理的效率等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最常见的电信诈骗为例,蚂蚁集团于2016年成立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技术小组,随即又在2017年成立了蚂蚁反诈中心,重点攻破电信诈骗这类占比较大的风险。蚂蚁集团的智能风控技术体系“IMAGE”的AI博弈对抗技术强化了对新骗局类型的识别,已经100%覆盖现阶段公安机关披露的骗局类型,包括与虚拟货币、元宇宙、疫情等相关的新型骗局。纵观整个风控行业所面临的风险类型,电信诈骗只是常见风险类型之一。针对其他风险类型,智能风控技术企业需要更加开放合作,以此提高全行业的风险防御能力。蚂蚁集团大安全技术部总裁李俊奎认为,“现在大家是互相关联的,没办法独善其身,技术要致力于提升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水平,才能最大化地保护用户资金安全。”不论是横向拓展产品或领域,还是纵向专注走专精化道路,做大还是做强只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选择,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为金融行业甚至非金融领域提供坚实的“保护罩”,更精准的风险评估才能让信用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