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时代,当数据要素与能源、资源、技术等传统要素深度协同,绿色低碳发展的价值创造范式正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数据智能”,从 “单点优化” 升级为 “系统重构”。一场由数据要素驱动的新质生产力革命,正在重塑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底层逻辑。在数字化时代,“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正成为推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非稀缺性、可再生性、可共享性等特点,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价值,且不会消耗或损害数据本身。这些特性使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数据局共同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绿色低碳纳入为数据要素赋能的12个关键领域之一,旨在通过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中,绿色低碳赛道的获奖案例充分展示了数据要素在提升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无废城市数字大脑项目:强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该项目由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获得广东赛区绿色低碳赛道的优异成绩。项目创新打造了“无废城市数字大脑”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数据要素赋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固废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促进城市固废资源化和减污降碳。这一项目不仅提高了固废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还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优化了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碳排放,推动了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基于数据要素的能源消费绿色转型项目:在江苏赛区,多个项目聚焦于能源消费向绿色转型的浪潮中,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例如,一些项目通过监测、统计及核算特定行业或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开展产品碳足迹的测算与评价,全面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数据在解决行业痛点、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更彰显了江苏省数据要素赋能绿色低碳产业方面的创新活力。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已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数据要素行业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数据要素的赋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碳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据要素正在成为全球气候合作的 “数字公约数”。中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推动建设跨国能源数据共享平台,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等项目提供数据支撑,使项目碳排放强度降低 25%。未来,随着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完善,数据要素将助力全球碳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