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人类普遍面临突发性事件时,才会意识到目之所及的当下就是历史。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关乎意识形态、人文关怀、经济动荡以及世界政治等话题的争议随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风起云涌。聚焦至战争本身,除了对战略、高科技武器的关注外,“无人机”在其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冲突持续进行,无人机作为存在感极强的武器,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次战争中。10月,网上流传一张称之为“人类历史上首次无人机空战”的视频,画面显示俄军无人机向乌军无人机靠近并企图通过碰撞将其击落,但是被乌方用旋翼切割的方式损坏了螺旋桨叶片,然后坠毁。称之为“人类首次”当然是戏称,毕竟交战的“双方”只是消费级无人机,远远达不到各国设想中的高级别无人机空战。但是,通过外形识别发现,俄乌双方都使用了大疆Marvic——无人机国产企业大疆创新的“御”系列产品。作为生产商以及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各生产商以反对战争为基本立场,因此,单就此事而言,我们也从俄乌都选择中国无人机企业产品的角度看到了中国无人机获得的国际认可。无人机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军用无人机,另一类为民用无人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将无人机作为空中靶机算起,无人机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已有70年历史,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超80个国家装备了各类型的军用无人机。我国无人机起步晚,在上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自主研发无人机的进程,20世纪末发展提速并在21世纪形成完善的作战体系和为人熟知的无人机产品系列。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无人机系统发展白皮书(2018)》指出,在2035年,在无人机关键技术产品领域具备引领无人机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需要。目前,我国已研制出多种规格、多种型号、多种用途的军用无人侦察机、无人攻击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成功实现出口贸易及国内军用列装。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彩虹”“翼龙”“飞鸿”等国产军用无人机静静伫立在停机坪上,“反无人机体系”也首次亮相,它们体现出中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上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也向世界展示了从低端装备转向生产中高端产品的中国力量。无人机正在改变战争的形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15.94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98.6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9.7%。随着无人化武器装备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军用无人机的科技战将会越来越激烈。作为新时代的宠儿,无人机拥有极大的增长潜力与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在物流领域,“无接触配送”越来越成为现实,在各地“十四五”的计划中,部分地区已就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做出具体部署安排;在农业植保方面,无人机可有效节省劳动力,降低作业成本,并基于遥感为农情监测提供依据,给智慧农业一个崭新的未来;在电路巡检方面,针对电路输配线路和油气管线距离长、分布广、环境复杂的特点,巡检无人机助力巡检有了“千里眼”。此外,在警用安防、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地形测绘乃至航拍以及超低空自拍等众多领域,无人机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对于众多无人机企业来说,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是巨大的增大市场,也是提高企业产品适用度的竞技场。从政策上来说,从2018年开始,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推动无人机更广泛地应用于行业领域,根据这一倾向,无人机在民用领域中以“工具”而不是“玩具”的身份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航空工业集团发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指出,2021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工业级无人机占60%左右。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0亿元。无人机产业在局部冲突影响、市场需求、政策的推进下,正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期。文明的延续以技术自信自立为依托,这不只指医疗进步延长人的生命,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未来生活形态提供更多想象空间,更指在动荡的环境中,以强大的技术力量威慑不利于本民族文明发展传承的一切危险因素。